单项选择(1994年全国统考

下列句子中,红字的传统礼貌称谓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老人家就行了。

B、令嫒这次在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

C、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D、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维妙维肖、栩栩如生。

答案解析

D

讨论

辛弃疾和白居易是什么朝代的作家?

下列加红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阅读下列文句,完成后面的题目。①是年夏五,改元景炎,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 ②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 ③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上面的句子中运用了纪年、纪日、纪时的词语。其中确指某一年份的有:________________ 。指某一日子的有:________________。指某一时辰的有:________________。

杜甫晚年曾做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所以后人有时称为______。

古人文集题名(A)或称作者的字或号,(B)或称其谥号,(C)或称其官职,(D)或称其籍贯。分别指出下边六种文集属哪一类。 ①《临川先生文集》  【答】(  ) ②《范文正公文集》  【答】(  ) ③《稼轩长短句》 【答】(  ) ④《柳河东集》  【答】(  ) ⑤《王右丞集》  【答】(  ) ⑥《昌黎先生集》 【答】(  )

下面这首古诗描述了我国民间一个传统节令的景象,这个传统节令是【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下列各句所涉及的年龄,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余自束发读书轩中②豆蔻梢头二月初③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④年近知命,位止方州⑤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②雾毅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③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④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

下列诗句与“悯农馆”里展示的劳动场景,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②种密移疏绿毯平,行间清浅觳纹生。③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芽。④阴阴阡陌桑麻暗,轧轧房栊机杼鸣。

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秦爱纷奢,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起舞弄清影,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峰峦如聚,______________,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投我以木桃,______________。(《诗经·卫风·木瓜》)

无情未必真豪杰,______________。(鲁迅《答客诮》)

《新唐书》二百二十五卷,欧阳文忠公撰纪、表、志,宋景文公撰列传。当时以景文所撰过文,且一书出两手,命文忠看详,改归一体。文忠曰:“人所见不同,且宋公前辈。”遂已。故 事 修 书 唯 官 高 者 一 人 书 职 名 时 景 文 守 郑 州 在 文 忠 下。文忠曰:“宋公用力久且深,何可掩哉?”遂于所撰各书之。古之君子,存心至公,无欲上人如此。(节选自杨士奇《书〈新唐书)后》)(1)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4分)(2)《新唐书》是二十四史之一,这一系列的史书在体例上属________,其开山之作是________;文中欧阳文忠公、宋景文公的本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4分)(3) 文中“存心至公,无欲上人”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2分)答:

在《论语·述而》中孔子指出,即使吃粗劣的食物,枕着胳膊睡觉,也可以乐在其中;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观刈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劳动者珍惜夏日时光,不顾劳累,也忘记了炎热。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戏曲是我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剧中人物分别由生、_______、________ 、______四种角色行当扮演。通常所说的“末”,归入“生”中。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

对于下列人物称谓的解说,的一项是【 】

分析《为了忘却的记念》最后一节所表现的思想感情。附:《为了忘却的记念》最后一节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记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吧,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找出下面句子里的比喻成分,并且说明它比喻什么:提高要有一个基础。比如一桶水,不是从地上去提高,难道是从空中去提高吗?

把下面这篇寓言遗漏的标点符号完全补上;并且将全文划分段落(标点符号加在原句下,不必另写原句。划分段落只要在你认为应该分段的地方,画一条竖线将文句间隔开来,注明是第几段就行了,不要另抄原文。):自相矛盾从前,有一个卖矛和盾的人,他举起盾,向人叫卖说“我的盾呀,顶牢顶牢的,无论怎样锋利的矛,也戳不穿它!说完,又举起他的矛夸口说:我的矛呀,十分锋利无论怎样牢固的盾,一碰上,就能戳进去!”站在旁边的人听了,暗暗地发笑,就问他:“照你这样说来,你的矛是顶锋利的,无论怎样牢固的盾都戳得进去你的盾又是那么的牢固,无论怎样锋利的矛,也别想戳得进去。那么,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结果该怎样呢”那人就窘得答不上话来了。

翻译下面的文言文:江湖间唯畏大风冬月风作有渐船行可以为备唯盛夏风起于顾盼间往往罹难曾间江国贾人有一术可免此患大凡夏月风景须作于午后欲行船者五鼓初起视星月明洁四际至地皆无云气便可行至于巳时即止如此无复与暴风遇矣〔注〕巳时:上午九十点钟。

翻译下面的文言文: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能知者乎披五岳之图以为短山不如樵夫之一足谈沧溟之广以为短海不如估客之一瞥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

臣死不避,卮酒安足辞?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以沛公言报项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