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童年
余秋雨
在山水萧瑟、岁月荒寒的家乡,我度过了非常美丽的童年。
千般美丽中,有一半,竟与笔墨有关。
那个冬天太冷了,河结了冰,湖结了冰,连家里的水缸也结了冰。就在这样的日子,小学要进行期末考试了。
破旧的教室里,每个孩子都在用心磨(mó mò)墨。磨得快的,已经把毛笔在观台上蘸来蘸去,准备答卷。那年月,铅笔、钢笔都还没有传到这个(僻 辟)远的山村。
磨墨要用水,教室门口有一个小水桶,孩子们平日上课时天天取用。但今天,那水桶也结了冰,刚刚还是用半块碎砖砸开冰面,才哆哆嗦嗦舀到砚台上的。孩子们都在担心,考到一半,如果砚台结冰了,怎么办?
这时,一位乐呵呵的男老师走进了教室。他从棉衣襟里取出一瓶白酒,给每个孩子的砚台上都倒几滴,说:“这就不会结冰了,放心写吧!”
于是,教室里酒香阵阵,答卷上也酒香阵阵。我们的毛笔字,从一开始就有了李白的余韵。
其实岂止是李白。长大后才知道,就在我们小学的西面,比李白早约四百年,一群人已经在蘸酒写字了,领头的那个人叫王羲之,写出的答卷叫《兰亭集序》。
我上小学时只有四岁,自然成了老师们的重点保护对象。上课时都用毛笔记录,我太小了,弄得两手都是墨,又沾到了脸上。因此,每次下课,老师就会快速抱起我,冲到校门口的小河边,把我的脸和手都洗干净,然后,再抱着我快速回到座位,让下一节课的老师看着舒服一点。但是,下一节课的老师又会重复做这样的事。于是,那些奔跑的脚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书法入门课。如果我写不好毛笔字,天理不容。
后来,学校里有了一个图书馆。由于书很少,老师规定,用一页小楷,借一本书。不久又加码,提高为两页小楷借一本书。就在那时,我初次听到老师把毛笔字说成“书法”,因此立即产生误会,以为“书法”就是“借书的方法”。这个误会,倒是不错。
当时,学校外面识字的人很少。但毕竟是王阳明、黄宗羲的家乡,民间有一个规矩,路上见到一片写过字的纸,哪怕只是小小一角,哪怕已经污损,也万不可踩踏。过路的农夫见了,都会弯下腰去,恭恭敬敬捡起来,用手掌捧着,向吴山庙走去。庙门边上,有一个石炉,上刻四个字:敬惜字纸。石炉里还有余烬,把字纸放进去,有时有一簇小火,有时没有火,只见字纸慢慢焦黄,最终化为灰烬。
我听说,连土匪下山,见到路上字纸,也这样做。
家乡近海,有不少渔民。哪一个季节,如果发愿要到远海打鱼,船主一定会步行几里地,找一个读书人,用一篮鸡蛋、一捆鱼干,换得一叠字纸。他们相信,天下最重的,是这些黑森森的毛笔字。只有把一叠字纸压在舱底,才敢破浪远航。
那些在路上捡字纸的农夫,以及把字纸压在舱底的渔民,都不识字。
不识字的人(尊重 尊敬)文字,就像我们崇拜从未谋面的神明,是为世间之礼、天地之敬。
这是我的起点。
(节选自《中国文脉》,有删改)
(1).文中括号里读音或字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mó 僻 尊敬 B.mó 僻 尊重 C.mò 辟 尊重 D.mò 辟 尊敬
(2).“我们的毛笔字,从一开始就有了李白的余韵。”这句话的意思是【 】
A.“我们”的毛笔字写得像李白的字。
B.“我们”的毛笔字像李白的字一样有韵味。
C.李白斗酒诗百篇。“我们”蘸酒写字,好像有了诗人的风采。
D.“我们”用毛笔字写的诗和李白诗的风格相似。
(3).“于是,那些奔跑的脚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书法入门课。”这句话的含义是【 】
A.“我”小时候不懂事,总给老师们添麻烦,心里充满歉意。
B.老师对“我”的关爱,激发了“我”对书法的兴趣。
C.老师们抱“我”去校门口的小河边洗墨迹的途中,教“我”如何写字。
D.老师们紧紧抱着“我”,快速地走向小河边,帮“我”清洗脸上和手上的墨迹。
(4).联系全文可知,题目“笔墨童年”中的“笔墨”指的是【 】
A.写字用的毛笔和墨水。
B.用毛笔、墨水写的字。
C.童年时用写的毛笔字借书。
D.文字和文化。
(5).对文章结尾的特点及表达作用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结尾突然,首尾照应,表明作者从家乡走向了外面的世界。
B.结尾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疑问,启发读者思考作者的起点到底是什么。
C.结尾自然简洁,点明中心。童年的学习经历和家乡的文化氛围给作者的人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D.结尾自然简洁,点明中心。乡人敬惜字纸,给作者的人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6).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写出你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理解。
(7).古代“文房四宝”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