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1991年全国统考

阅读下面三副对联,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②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③座上珠玑昭日月

堂前黼黻焕烟霞

1.上述对联都出自中学课文,这些课文的作者依次是【 】(2分)

A.邓拓  毛泽东  曹雪芹

B.邓拓  邓小平  曹禺

C.吴晗  毛泽东  曹禺

D.吴晗  邓小平  曹雪芹

2.下面是对作者在文中使用上述对联用意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①用来指出知识分子要认真读书,更要关心国事;

②用来倡导实事求是的作风;

③用来批判炫耀财富的朱门大族。

B.①用来赞扬旧社会正直的知识分子;

②用来讽刺徒有虚名的知识分子;

③用来揭露富贵人家的奢华。

C.①用来说明我国知识分子有着既致力于学问又关心政治的传统;

②用来批评主观主义的作风;

③用来点染官宦人家的富贵气象。

D.①用来歌颂既重视学问又重视品德修养的人;

②用来挖苦没有真才实学却好大吹大擂的人;

③用来显示高贵门第的权势与财富。

答案解析

AC

讨论

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的一组是【 】①为闻庐岳多真隐。别有天地非人间②十年幕府悲秦月一卷唐诗补蜀风③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④秋天一鹄先生骨春水群鸥野老心

文化宫为评书、古琴、昆曲、木偶戏四个文艺演出专场各准备了副对联,对联与演出专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①假笑啼中真面目 新笙歌里古衣冠②疑雨疑云颇多关节 绘声绘影巧合连环③白雪阳春传雅曲 高山流水觅知音④开幕几疑非傀儡 舞台虽小有机关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这副对联,说的是【 】

我的报考志愿是怎样决定的请注意下列各项:(一)要在75分钟内写完这篇文章。(二)先把这篇文章写完,再回答其他问题。(三)作文评分的三项标准—-1.思想内容,2.表达方法、层次、词句结构,3.正字及标点符号。

我准备怎样做一个高等学校的学生请注意下列各项:(一)先把这篇文章写完,再回答其他问题。(二)要在75分钟内写完这篇文章。(三)作文评分的三项标准:1.思想内容,2.表达方法、层次、词句结构,3.正字(写通用的简体字算对)及标点符号。

把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生活在幸福的时代里请注意下面几点:(1)先把这篇文章写完,再回答后面的问题。(2)要在75分钟内写完这篇文章。(3)字要写清楚,要用标点符号。

鲁迅在《药》里用什么方法描写夏瑜?从夏瑜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革命者具有什么样的思想和精神?

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是在什么历史情况下写的?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具体分析“孔雀东南飞”结尾一段(原文见下)的含义。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