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随着地铁的大规模建设,地铁文化墙逐渐兴起。它利用地铁公共空间,借助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和巧妙的设计策略,重塑城市公众集体记忆,为城市文化发展注入新动力。
地铁文化墙以图像、视频、影音等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将静态展示转变为动态交互,运用互动装置,增添趣味性,从多个层面促进当代文化的积淀与创新。这种融合现代科学技术、丰富表现形式的设计策略,很好地满足了大众的审美需求。如,北京地铁清华东站艺术作品《学子记忆》。用特殊的透视和照明手法,在墙面“窗口”进行情境展示,向公众征集观看感受的录音作品,并在公众平台上发布。
有些站点文化墙的设计,将城市景点、建筑等要素与城市历史变化,现代化城市条围相结合,强化城市形象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这种注重古今融合,突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设计策略具有文化亲和力。如,北京地铁公交站的文化墙,以京剧为主题,结合剪纸造型,配以灯光特效,表现出北京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城市特性。
现有地铁文化墙的设计创意还可以来自城市的历史故事,人文事件,或与城市文化相关的传统技、艺术等,这对彰显城市文化具有重要作用。这种凝聚城市文化特点的设计策略,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营造了艺术氛围。如,宁波地铁西门口站文化墙以当地的天一阁为背景,以书卷堆叠的表现形式传达宁波的藏书文化和人文精神,展示了这座城市的文化自信。
(摘编自束庭涟、任新守《基于城市文化形象的地铁文化墙的设计研究》)
材料二:
深圳地铁各站点文化墙已经成为深圳的一道风景,公众进出各个站点,很自然地会被这道风景吸引。很多地铁文化墙案例展现深圳本土文化元素,凸显站点地域特色,具有惊艳的艺术效果。这些公共艺术文化作品增强了市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成为深圳的名片,展现城市的特色与魅力。
深圳地铁文化墙经典案例
线路 站点 作品名称 作品简介 表达意义
10号线 华为站 《像素多维进化》 以动态大屏幕形式,展示科技元素,参与者利用手机APP 与墙体互动。 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10号线 福田口岸站 《同舟共济》 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龙舟”和“皮影”为创作灵感,结合现代光电效果,展现了赛龙舟的场面。 奋勇争先,同舟共济的精神。
11号线 宝安站 《围海造田》 画面重现西乡公社翻身大队围海造田的场景。
团结奋进,吃苦耐劳的精神。
(摘编自钱珂《深圳地铁公共艺术初探》)
材料三:
即将开通的深圳地铁12 号线自南向北串起蛇口片区、南山中心区、宝安中心区、大空港片区等区域。
蛇口片区是改革的先锋者,见证了改革开放“第一声炮响”,代表深圳开放、包容拼搏的精神。位于蛇口片区的起点站左炮台是深圳市重点保护文物之一,它始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 年),是鸦片战争时期重要的海上屏障。1839 年湖广总督林则徐布防珠江口时,曾重修左炮台。后来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也利用左炮台在伶仃洋、穿鼻洋战胜英军。左炮台记录了深圳人民正面迎击敌人的英勇事迹。南山中心区和宝安中心区同样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东晋古郡就隐匿其中。这两个片区以历史文化为主题,而大空港片区则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称为深圳创新发展的强劲引擎。
这些片区明确的主题将运用在12 号线的公共艺术作品里,这些作品会展现城市的外在美,折射城市形象,体现城市特有的精神内涵。
(摘编自杨颖《深圳地铁12号线线路文化主题研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地铁公共艺术文化为城市文化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已经成为城市文化的主导。
B.宁波地铁西门口站文化墙的设计,可以让人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文化自信。
C.深圳地铁站公共艺术作品大多各具特色表达不同意义,展现了城市特色与魅力。
D.将要运用在深圳地铁12号线的公共艺术作品,会体现出城市特有的精神与内涵。
(2)材料二运用了两种说明方法,请指出其中一种说明其作用。
(3)请从材料二的列表中任选一部作品,结合材料一的相关内容说说该作品的设计策略。
(4)深圳地铁12号线左炮台是蛇口片区的起点站,现面向社会征集公共艺术文化墙的设计方案。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确定文化墙主题丙简要阐明表达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