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1983年全国统考

“四书”指《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讨论

杜甫晚年曾做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所以后人有时称为______。

我国古代典籍里的引文前边,常常冠以“子曰”“诗云”,“子曰”就是____说,“诗云”就是《________》上说。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篇小说都在这个集子里。

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和贺敬之的《回延安》都是运用陕北民歌________的形式写的。

“真的猛士,____________,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中的警句。

简要说明鲁迅的小说《药》在情节上安排了哪两条线索?指出这两条线索是通过什么连结起来的?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知其大意,然后解释翻译一些词句。孙吴奄有江左,亢衡中州,固本于策、权之雄略,然一时英杰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者,真所谓社稷心膂,与国为存亡之臣也。自古将帅,未尝不矜能自贤,疾胜己者,此诸贤则不然。孙权初掌事,肃欲北还,瑜止之,而荐之于权曰。“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后瑜临终与权笺曰:“鲁肃忠烈,临事不苟,若以代瑜,死不朽矣!”肃遂代瑜典兵。吕蒙为寻阳令,肃见之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蒙遂亦代肃。蒙在陆口,称疾还,权问:“谁可代者?”蒙曰:“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无复是过也。”逊遂代蒙。四人相继,居西边三四十年,为威名将,曹操、刘备、关羽皆为所挫。虽更相汲引,而孙权委心所之,吴之所以为吴,非偶然也。 1.下列带红的词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意思?答案写在括号里。(5分) a.瑜止之,荐之(_____________)于权 固本于(孙)策、(孙)权之(_____________)雄略 b.与(于)国为(_____________)存亡之臣也 曹操、刘备、关羽皆为(_____________)所挫 c.然(_____________)一时英杰 此诸贤则不然(_____________) d.未尝不矜能自贤(_____________)(注意:解释“自贤”) 此诸贤(_____________)则不然 e.疾(_____________)胜己者 称疾(_____________)还 2.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a.当广求其比。 b.若以代瑜,死不朽矣。 c.谁可代者? d.无复是过也。 e.居西边三四十年,为威名将。

作文(写在试卷上) 注意: 1.必须写议论文。不要写成诗歌或其他文体。 2.必须先在试卷上拟出简明提纲,然后作文。 3.作文要求观点正确,中心思想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段落层次清楚,语言通顺;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4.每个字占稿纸一格,标点写在格内。不要超过一千字。 5.字迹清楚,卷面整洁。 作文题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请扼要回答下面一段文字说了哪几层意思: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文言文的解释和翻译: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注意:①这段文字里的“上”、“天子”、“皇帝”都指汉文帝。 ②亚夫:即周亚夫,细柳军主将。 解释上面一段文字中带着红字的词语(8分) 1.已而: 2.被甲: 3.锐兵刃: 4.且至: 5.居无何: 6.按辔徐行: 7.曩者: 翻译上面一段文字中带横线的句子。(6分) 1.将以下骑送迎: 2.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3.称善者久之: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选择两项且全答对得5分,选择两项只答对一项得2分,其余情况得0分)

《红楼梦》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中,众人联句,起句为王熙凤所作,她说,“你们别笑话我,我只有一句粗话”,“就是一夜北风紧’”。请结合这句诗简析王熙凤的形象。

《社戏》开篇记述了“我”成年后在北京看戏的经历。北京看戏给了“我”什么样的感受?以此开篇有什么表达效果?

在某校读书交流活动中,有同学说“我就读不进《红楼梦》”,有同学说“我就不爱读《三国演义》”,还有同学说“《论语》读起来才没劲呢”。请针对此现象,任选上述三本书中的一本,结合小说情节或《论语》名句,谈谈如何“走进经典”。要求100字左右。

夫以秦王之威,__________,辱其群臣。__________,独畏廉将军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客喜而笑,__________。肴核既尽,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两回中,贾政称宝玉为“无知的孽障”,“手足眈眈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答挞”一回中,又称之为“不孝的孽障”。请结合相关情节,说明这两处的“孽障”分别表达了贾政对宝玉什么样的感情。答:

在《药》中,华老栓眼里的观刑者时而像久饿的人见了食物,眼里闪出攫取的光,时而像鸭,被无形的手捏住,向上提着。这两种联想表明鲁迅对于“庸众”有什么样的认识?答: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