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题(1982年全国统考

作文(写在试卷上) 

注意: 

1.必须写议论文。不要写成诗歌或其他文体。 

2.必须先在试卷上拟出简明提纲,然后作文。 

3.作文要求观点正确,中心思想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段落层次清楚,语言通顺;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4.每个字占稿纸一格,标点写在格内。不要超过一千字。 

5.字迹清楚,卷面整洁。 

作文题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答案解析

暂无答案

讨论

请扼要回答下面一段文字说了哪几层意思: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文言文的解释和翻译: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注意:①这段文字里的“上”、“天子”、“皇帝”都指汉文帝。 ②亚夫:即周亚夫,细柳军主将。 解释上面一段文字中带着红字的词语(8分) 1.已而: 2.被甲: 3.锐兵刃: 4.且至: 5.居无何: 6.按辔徐行: 7.曩者: 翻译上面一段文字中带横线的句子。(6分) 1.将以下骑送迎: 2.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3.称善者久之:

仔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弄清楚它的语言结构,简明扼要地回答问题。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将继续巩固和扩大。 (一)这是一个包含两个分句的复句。这两个分句有没有主语?如果有,把它指出来。 (二)这两个分句的谓语主要动词各是什么? (三)这两个分句的宾语各是什么?

认真阅读下面两段文字,解释加着重号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我希望你要能够象这桔子树一样,独立不倚,凛冽难犯。要虚心,不要作无益的贪求。要坚持,不要同乎流俗。要把你的志向拿定,而且要抱着一个光明磊落,大公无私的心怀。那你便不会有什么过失,而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了。……不过也不要过分的矜持,总要耿直而通情理。但遇到大节临头的时候,你却要丝毫也不苟且,不迁就。 对话体特别宜于论事说理。在不用对话体的论事说理的文章中,作者独抒己见,单刀直入,只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就算“自圆其说”;至于旁人的种种不同的看法,可以一概置之不问,至多也只是约略转述,作为己说的佐证或是作为辩驳的对象。但是同一事理往往有许多方面,观点不同,所得的印象或结论也就不同;而且各人的资禀修养也可以影响他的见地,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事理的看法没有完全是客观的。 1.流俗: 2.矜持: 3.耿直: 4.苟且: 5.迁就: 6.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7.自圆其说: 8.约略: 9.佐证: 10.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打击经济等方面的犯罪活动中,如果我们的干部优柔_____________断,_____________视无睹,甚至_____________ 息养奸,就会养_____________ 遗患,害己、害党、害国。

联合国大会第九次紧急特别会议,通过一项_____________促所有国家_____________裁以色列_____________并叙利亚领土戈兰高地的决议。

写文章老实一点,是做到准确的好办法。有时_____________ 意求工,反而弄巧成_____________。

青年人在困难、_____________折面前,不要气_____________ ,不要_____________怠,要勇往直前。

《皇帝的新装》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_____________的作品。

列宁指出高尔基一九○六年写的《_____________》是一本非常及时的书。

书签,与书相伴,形式多样。设想你有这样一枚神奇的书签:它能与你交流,还能助你实现读书的愿望...…你与它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展开想象,以“神奇的书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表现爱读书、读好书的主题;有细节,有描写。

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物。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等都需要纽带。请以“说纽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2049年,我们的共和国将迎来百年华诞。届时假如请你拍摄一幅或几幅照片来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你将选择怎样的画面?请展开想象,以“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可以写宏大的画面,也可以写小的场景,以小见大。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40年来,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今天,众多2000年出生的同学走进高考考场。18年过去了,祖国在不断发展,大家也成长为青年请以“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为题,写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优美生态环境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期盼。请你展开想象,以“绿水青山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形象生动地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要求:立意积极向上,叙事符合逻辑;时间、地点、人物、叙事人称自定;有细节,有描写。

“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韧”的精神。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请以“文明的韧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谈谈你的思考。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不少于700字。

色彩,指颜色;不同的色彩常被赋予不同的意义。2019年,我们隆重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欢庆共和国70华诞。作为在这个特殊年份参加高考的学生,你会赋予2019年哪一种色彩,来形象地表达你的感受和认识?请以“2019的色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键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运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不少于700字。

在抓纲治国的日子里——记先进人物二三事作文要求:1.内容要具体;2.分段、标点、字迹要清楚;3.不得用诗歌的形式写。

“知识越多越反动”吗?作文要求:1.内容要具体;2.分段、标点、字迹要清楚;3.不得用诗歌的形式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历经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就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某书店开启24小时经营模式。两年来,每到深夜,当大部分顾客离去,有一些人却走进书店。他们中有喜欢夜读的市民,有自习的大学生,有外来务工人员,也有流浪者和拾荒者。书店从来不驱赶任何人,工作人员说:“有些人经常看着看着就睡着了,但他们只要来看书,哪怕只看一页、只看一行,都是我们的读者;甚至有的人只是进来休息,我们也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我们在长辈的环绕下成长,自以为了解他们,其实每一位长辈都是一部厚书,一旦重新打开,就会读到人生的事理,读到传统的积淀,读到时代的印记,还可以读出我们自己,读出我们成长时他们的成长与成熟,读出我们和他们之间认知上的共识或分歧......十八岁的我们已经长大,今天的重读,是成年个体之间平等的心灵对话、灵魂触摸,是通往理性认知的幽径。请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深入思考,围绕“重读长輩这部书”写一篇作文。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鲁迅)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花解语,鸟自鸣,生活中处处有语言。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音乐、雕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语言丰富生活,语言演绎生命,语言传承文明。

生活中有不同的“器”。器能盛纳万物,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一种“器”叫器量,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有一种“器”叫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特区口号,深圳,1981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时评标题,浙江,2005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新区标语,雄安,2017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