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我以木桃,______________。(《诗经·卫风·木瓜》)
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下,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表示,生是我希望得到的,义也是我希望得到的,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__________。(《论语·宪问》)
《论语·述而》中将“君子”与“小人”的心态进行对比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
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骇浪搏击江岸的壮丽景色。
《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
《庄子·逍遥游》中以八千年为一季的大椿为例,阐述何为“大年”,随后指出八百岁的长寿老人实在不算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曹操《观沧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
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年欢笑复明年,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__________”,踮起脚极目远望,也“__________”。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汉代历史,认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__________”;而亲近小人,疏远贤臣,“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