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2020年江苏省

某校高三年级举行线上成人仪式后,同学们纷纷点赞、留言,相互勉励。下列留言所引古诗文,不得体的一项是【 】

A、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尚书》)

B、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李白)

C、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杜荀鹤)

D、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

答案解析

D

【解析】

A项,“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形容每天都孜孜不倦,不敢贪图享受。

B项,“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语出李白《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兰幽香,松耐寒,强调保持良好品行、不惧困难,方能成就大事。

C项,“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语出杜荀鹤《题弟侄书堂》,意思是年轻时候的努力是有益终身的大事,对着匆匆逝去的光阴,不要放松丝毫。前三项都有劝勉对方努力向上之意,得体恰当。

D项,“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意思是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流水尚能向西边流淌。言语中虽然透露出一种老当益壮的乐观与执着,但不符合刚刚成人的高三学生身份;并且对高三学生来说,似乎有劝人再考一年之嫌,更不得体。

讨论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瘦西湖的景妙在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雨丝风片,烟波画船,人影衣香,赤栏小桥,游览应以舟行最能体会到其中妙处。①白塔与五亭桥分占圆拱门内②回视小金山③所谓面面有情,于此方得④最巧是从小金山下沿堤至“钓鱼台”⑤又在另一拱门中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大禹疏理百川,班超投笔从戎,李时珍悬壶济世,林则徐虎门销烟…...每当中华民族处于艰难之际,总有一大批志士仁人挺身而出,________,解民众于水火,挽狂澜于既倒。野火沃土,________,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就是一部________的奋斗史。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千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传统观点认为,中国和欧洲的陶瓷贸易始于明代。近日英国杜伦大学证实,该校考古系与中国故宫博物院考古所,联合整理研究了在西班牙萨拉戈萨等地出土的十余件中国唐代至宋代早期的陶瓷器残片,表明这些陶瓷是当时随阿拉伯商人经印度洋与红海贸易到达地中海地区的。这就将中欧陶瓷贸易的起始时间大大向前推进了,证明了“海上丝绸之路”早在唐代就已延伸至西欧。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研究发现,人们所受压力会增加血液中糖皮质激素的含量,而糖皮质激素可将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所以①____________。但人们过去不清楚,为什么白天压力大不定会变胖,而上夜班之类的压力则常与肥胖相联系。最近一项研究揭开了谜底:健康人的糖皮质激素水平在24小时内呈节律性涨落,早8点最高,凌晨3点最低。如果打破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②____________,糖皮质激素的增加就会导致更多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如果顺应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本来就是峰值时,即使增加很多糖皮质激素,也不易引起脂肪细胞增加。可见,③____________非常重要,夜间长期经历持续性压力体重会明显增加。

中国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等类别,其中文人音乐的代表主要就是古琴艺术。但随着传统文人阶层在中国的消失,古琴艺术逐渐____________,甚至被社会遗忘。直到2003年,中国的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这种过去对文化有着深刻影响的艺术形式,才重新____________了生机。( ),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它的一个特点。正因为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我国古代就有“琴者,心也”“琴者,禁也”的说法。“琴者,心也”即弹琴是为了和自己的心灵对话,与大自然交流,与三五“知音”互相欣赏;“琴者,禁也”即弹琴是为了____________自己,也说明在古人心目中,琴不仅是一件乐器,也是____________的工具。1.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边缘化 获得 制约 放松身心B.私人化 获得 制约 修身养性C.私人化 焕发 约束 放松身心D.边缘化 焕发 约束 修身养性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古琴的缺点是音量小,这是很多人的看法B.音量小作为古琴的一个缺点,被很多人所批评C.音量小是古琴的一个缺点,很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D.古琴音量小,很多人认为这是它的一个缺点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正因为古琴音量小,所以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B.正是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C.正是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D.正因为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戍边将士满怀思乡的愁苦,但未获胜利仍然不得还乡。

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

《庄子·逍遥游》中的斥鹦无法理解大鹏,称自己腾跃起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就是飞行的极致了。

题许道宁画[注]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注]许道宁:北宋画家。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答:

唐人多爱牡丹,宋人多爱梅,周敦颐却独爱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有一位学者,化用陶渊明诗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自己狭小的书斋命名为“容安斋”。

有些同学在阅读经典时,只摘抄妙语警句,而不注重领会思想、汲取智慧。用俗话来说,这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用古诗文名句来说,可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子罕》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阐明,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是有坚定的志向的;要改变一个人的志向,是很困难的。

《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主人公的形象之美。

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阿房宫占地极广且极为高大,以表现其雄壮之美。

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

从白居易《琵琶行》、柳永《雨霖铃》、姜夔《扬州慢》中各选一个描写月色的句子填在横线上。《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___《雨霖铃》:____________________《扬州慢》:____________________

《呐喊》中哪一篇作品的结尾,令你印象深刻,给你带来启迪?要求:复述大致内容,陈述理由,150字左右。

在《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中,选择一位“内心强大”的人,写出其“内心强大”的表现。要求:写出人物姓名,150字左右。

在《边城》《红楼梦》中,谁是“心清如水”的人?写一首诗ˇ或一段抒情文字赞美他(她)。要求:写出赞美对象的姓名和特点,不超过150字。

《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的______________。

“四书”指《____》《____》《____》《____》。

在下列各句后面的括弧里,补出画线部分所省略的词语。①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  ) ②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 ③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冈烈士事略丐序于予。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  ) ④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忽一日,李小二正在门前安排菜蔬下饭,只见一个人闪将进来,酒店里坐下;随后又一人闪入来。看时,前面那个人是军官打扮,后面这个走卒模样,跟着也来坐下。李小二入来问道:“可要吃酒?”只见那个人将出一两银子与李小二道“且收放柜上,取三四瓶好酒来。客到时,果品酒馔只顾将来,不必要问。” 1.文中的“一个人”(军官)是指________________,“又一人”(走卒)是指________________。(1分) 2.作者没有直接说出这两个人是谁,而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的观察来进行叙述的,从写作技巧和表达效果两方面来看,这样写可以________________ 。(2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丈夫给她的零用,每次从不超过六法郎。这一天,葛朗台掏出了做零用、买针线、付女儿衣着的六法郎月费,把钱袋扣上之后,总不忘了向他女人问一声: “喂,妈妈,你想要一点儿什么吗?” “呕,那个,慢慢再说罢。”葛朗台太太回答,她觉得做母亲的应该保持她的尊严。 这种伟大真是白费!①葛朗台自以为对太太慷慨得很呢。象拿侬、葛朗台太太、欧也妮小姐这等人物,倘使给哲学家碰到了,不是很有理由觉得上帝的本性是喜欢跟人开玩笑吗?② 1.下面对句①内容的理解,哪几项是正确的?【 】(2分) A.“伟大”是对葛朗台太太而言的,表明了作者对她品德的赞叹。 B.“伟大”指葛朗台的自我感觉,表明了作者对葛朗台为人的讽刺。 C.这句话是作者的评论,表明了作者对葛朗台太太的同情。 D.这句话是作者的评论,表明了作者对葛朗台为人的讽刺。 2.下面是对句②含义的理解,哪几项是正确的?【 】(2分) A.这些善良的女性摆脱受苦的境地需要哲理的点拨。 B.善良、懦弱的人往往遭受不公正的待遇。 C.善良谦和与邪恶专横偏偏不协调地扭合在一起。 D.三个善良懦弱的女人生活在一起十分富有戏剧性。

阅读下面三副对联,回答后面的问题①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②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③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1.上述对联都出自中学课文,这些课文的作者依次是【 】(2分)A.邓拓 毛泽东 曹雪芹B.邓拓 邓小平 曹禺C.吴晗 毛泽东 曹禺D.吴晗 邓小平 曹雪芹2.下面是对作者在文中使用上述对联用意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A.①用来指出知识分子要认真读书,更要关心国事;②用来倡导实事求是的作风;③用来批判炫耀财富的朱门大族。B.①用来赞扬旧社会正直的知识分子;②用来讽刺徒有虚名的知识分子;③用来揭露富贵人家的奢华。C.①用来说明我国知识分子有着既致力于学问又关心政治的传统;②用来批评主观主义的作风;③用来点染官宦人家的富贵气象。D.①用来歌颂既重视学问又重视品德修养的人;②用来挖苦没有真才实学却好大吹大擂的人;③用来显示高贵门第的权势与财富。

下面三句是课文《林黛玉进贾府》中对三个人的描写。请在句后的括号中分别填写出相应的人名。①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____】②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____】③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