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蜜蜂引路,注册平台账号.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__________。(《诗经·卫风·氓》)
来即我谋
秋兴陆游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醉凭高阁乾坤迮[注],病入中年日月道。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注]迮:狭窄。1.根据中间两联,概括作者“愁”的原因。(6分)答:2.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5分)答:
汪容甫先生行状王引之先生名中,字容甫,江都人。少孤,好学。贫不能购书,助书贾鬻书于市,因遍读经史百家,过目成诵。年二十,应提学试,试《射雁赋》第一,补附学生,诗古文词日益进。仪征盐船阿于火,焚死无算,先生为《哀盐船文》,杭编修世骏序之,以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由是名大显。当世通儒如朱学士筠、卢学士文招,见先生所摆,咸叹赏以为奇才。年二十九,始颛治经术。谢侍郎塘提学江左,特取先生为拔贡生。每试,别为一榜,列名诸生前。侍郎尝谓人曰:“予之先容甫,以爵也;若以学,则予于容甫当北面矣。”其见重如此。朱文正公提学浙江,先生往谒,答述扬州割据之迹、死节之人,作《广陵对》三千言,博综古今,天下奇文字也。毕尚书沅总督湖广,招来文学之士。先生往就之,为撰《黄鹤楼铭》,歙程孝廉方正瑶田书石,嘉定钱通判坫篆额,时人以为“三绝”。先生于六经、子、史以及词章、金石之学,罔不综览。乃博考三代典礼,至于文字训诂、名物象数,益以论撰之文,为《述学》内外篇。又深于《春秋》之学,著《春秋述义》,识议超卓,论者谓唐以下所未有。为文根柢经、史,陶冶汉、魏,不沿欧、曾、王、苏之派,而取则于古,故卓然成一家言。性质直,不饰容止,疾当时所为阴阳拘忌、释老神怪之说,斥之不遗余力。而遇一行之美、一文一诗之善,则称之不置。事母以孝闻,贫无菽水,则卖文以养,左右服劳,不辞烦辱。其于知友故旧殁后衰落,相存问过于生前,盖其性之笃厚然也。年五十一,卒于杭州西湖之上。先生,家大人之所推服也。其学其行,窃闻于趋庭之日久矣。而先生于予所说《尚书》训诂,极奖励,以为可读父书,则又有知己之感焉。虽不能文,尚欲扬榷而陈之,以告后之君子。(选自《王文简公文集》,有删节)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助书贾鬻书于市 鬻:卖B.先生往谒 谒:拜见C.称之不置 置:置办D.尚欲扬榷而陈之 陈:陈述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江左:文中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古人叙地理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江左即江东。B.三代:文中指曾祖、祖父、父亲三代,古人参加科举考试须如实填报三代履历。C.菽水:豆和水,指粗茶淡饭。多形容清贫者对长辈的供养,如成语“菽水承欢”。D.趋庭:《论语》中有孔鲤“趋而过庭”的记载,后世将子承父教称为“趋庭”。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子之先容甫,以爵也;若以学,则予于容甫当北面矣。译文:(2)其于知友故旧殁后衰落,相存问过于生前,盖其性之笃厚然也。译文:4.根据第三段,概括汪中在治学、为文方面的特点,不超过30个字。(4分)答:
下列诗句中,与图中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 】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项是【 】一个人在创作和欣赏时所表现的趣味,大半由资禀性情、身世经历和传统习尚三个因素决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层功夫就是通常所谓的学问修养,而纯正的趣味必定是学问修养的结果。①它们的影响有好有坏②我们应该根据固有的资禀性情而加以磨砺陶冶③接收多方的传统习尚而融会贯通④这三者都是很自然地套在一个人的身上的⑤不易也不必完全摆脱⑥扩充身世经历而加以细心地体验
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的一组是【 】①为闻庐岳多真隐。别有天地非人间②十年幕府悲秦月一卷唐诗补蜀风③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④秋天一鹄先生骨春水群鸥野老心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刺绣画艺术,就是以绘画为稿本,以针黹、缣帛为绣材的艺术再创作。在其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无数绣娘以________的工匠精神,创作出令人________的作品。它们或如摄影般写实,或如油画般立体,或姿态婀娜,或设色古雅,可谓争奇斗艳,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据夏明作品改动)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下面是某校“中华文化体验”计划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的植物色素,分布在液泡内的细胞液中,能够决定花的红色、蓝色、紫色等颜色的差别。这是因为花青素①____________________:在酸性溶液中呈现红色,在碱性溶液中变为蓝色,处于中性环境时则是紫色。更令人称奇的是②________________,比如有种牵牛花清晨是粉红色,之后变成紫红色,最后变成蓝色。究其原因,就是花辫表皮细胞的液泡内pH值发生了变化,③________________,从而形成花的颜色的变化。
在横线上默写《沁园春.长沙》的词句。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____________________。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_____________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
蚍蜉撼大树,_______________ 。(韩愈《调张籍》)
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登高》)
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
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_ 。(朱熹《观书有感·一》)
待到山花烂漫时,___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它山之石,_________________。(《诗·小雅·鹤鸣》)
工欲善其事,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卫灵公》)
_________________,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_________________,以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上》)
陆游是什么朝代的诗人?
《水浒》是什么人的著作?
《大闹野猪林》的两个主要人物是谁?
《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的______________。
“四书”指《____》《____》《____》《____》。
下面列出中国古代文学家十二人和古典文学作品十二篇,请把每一位唐代作家和他的作品分别用线条连起来。(画错倒扣分) 陶渊明 琵琶行 欧阳修 六国论 韩愈 阿房宫赋 陆游 桃花源记 杜牧 石钟山记 辛弃疾 中山狼传 王勃 捕蛇者说 杜甫 杜少府之任蜀州 宋濂 师说 李白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马中锡 梦游天姥吟留别 贾谊 孔雀东南飞
下边(1)(2)(3),是从三篇文学作品里节选出来的片断(字母代表作品中的人物)。试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回答问题。(1)A:(由衣内取出支票,签好)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 B:(接过支票,把它撕了)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 A:你不要太固执。这一点钱你不收下,将来你会后悔的。 (B. 望着A,一句话也不说) (2)C把金路易铺在桌上,D几小时地用眼睛盯着,好象一个才知道观看的孩子呆望着同一件东西;也象孩子一般,他露出一点儿很吃力的笑意。 (3)E在饭桌上很仔细地打开红布小包,又打开一层写过字的纸,才取出那些七凑八凑地凑起来的人民币来,拿出一张五分票,付了汤面钱。他时刻提醒自己,出了门要稳当,不要慌张,免得出差错和丢失东西。 1.填写表格: 序号 人物是谁 篇 名 作者 (1) AB 《 》 __________(2) CD 《 》 __________(3) E 《 》 __________2.从前面三段文字中各选出两个描述人物动作而又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写在横线上),并说明这些词语表现了人物性格特征的哪一个侧面(填入括号内): 人物B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描述,表现了这个人物性格中( )的一面。 人物D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描述,表现了这个人物性格中( )的一面。 人物E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描述,表现了这个人物性格中( )的一面。
下面的四段选自要求背诵的课文,找出其中字句、出处无误的一段。【 】
下面有一些作品中对人物衣着的描写(节录),指出哪一组答案是正确的。①他头上箍着块白手巾,身上是白小布衫深蓝裤,脚上穿着半旧的硬鞋至少也有二斤半重。 ②他老是把它(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 ③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它们所描写的人物依次是: 【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忽一日,李小二正在门前安排菜蔬下饭,只见一个人闪将进来,酒店里坐下;随后又一人闪入来。看时,前面那个人是军官打扮,后面这个走卒模样,跟着也来坐下。李小二入来问道:“可要吃酒?”只见那个人将出一两银子与李小二道“且收放柜上,取三四瓶好酒来。客到时,果品酒馔只顾将来,不必要问。” 1.文中的“一个人”(军官)是指________________,“又一人”(走卒)是指________________。(1分) 2.作者没有直接说出这两个人是谁,而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的观察来进行叙述的,从写作技巧和表达效果两方面来看,这样写可以________________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