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自远方来,____________?(《论语·学而》)
陶渊明是很多古代诗人的偶像。《归园田居》(其一)写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是一种应用文体,不容易写出真情实感。李密《陈情表》却写得极为感人:“臣无祖母,______________;祖母无臣,______________。”
古人送别,常在渡口码头。比如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__________”,踮起脚极目远望,也“__________”。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汉代历史,认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__________”;而亲近小人,疏远贤臣,“_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__________”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__________”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说,虽然一点食物即可关乎生死,但若“______________”,饥饿的路人也不会接受;若“______________”,即便是乞丐也会拒绝。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昔日的琵琶女身价很高,引来了众多纨绔子弟的追捧。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选择两项且全答对得5分,选择两项只答对一项得2分,其余情况得0分)
《红楼梦》“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一回中,群芳行令,宝钗摇得牡丹签,上云“任是无情也动人”。请结合小说概括宝钗的“动人”之处。
《茶馆》第三幕,在得知来到茶馆的“老的不像样子了”的人是秦仲义时,王利发对他说:“正想去告诉您一声,这儿要大改良!”这里的“大改良”指的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王利发什么样的情感?
有些同学在阅读经典时,只摘抄妙语警句,而不注重领会思想、汲取智慧。用俗话来说,这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用古诗文名句来说,可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呐喊》中哪一篇作品的结尾,令你印象深刻,给你带来启迪?要求:复述大致内容,陈述理由,150字左右。
在《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中,选择一位“内心强大”的人,写出其“内心强大”的表现。要求:写出人物姓名,150字左右。
在《边城》《红楼梦》中,谁是“心清如水”的人?写一首诗ˇ或一段抒情文字赞美他(她)。要求:写出赞美对象的姓名和特点,不超过150字。
《论语·子罕》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阐明,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是有坚定的志向的;要改变一个人的志向,是很困难的。
《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