徳國作家赫塞曾把孤獨比喻為荒野之狼,文學家用來形容孤獨的意象無疑都非常有力,只可惜太個人化了,我想尋找更具普遍性的意象。
孤獨的面貌並非只有悲傷,它也可以是欣然而美好的;事實上,孤獨乃是人必然的存在狀態,也是一種回歸和自由,且常存於深刻的互動中。我在中國哲學裡找到一個簡潔有力的太極圖,
很適合說明孤獨的特質。太極圖由陰陽(黑白)兩個對稱而對立的半部所組成。如果把陰比為孤獨·把陽比為交會的話,非常能說明孤獨和交會的關係。首先,陰陽兩個半部裡各自包含著對方顏色的若干細線,這反映出∶沒有所謂純粹的孤獨’也沒有所謂純粹的交會。
其坎’兩個半部間有一灰色的中間地帶,這和兩者互為對方底景的特質相似。最特別處是在陰的中央位置有個白點,在陽的中央位置有個黑點,這似乎意味著∶【在人我交會的極致中,人有可熊會突然體驗到最深沉的孤獨】,而在孤獨的極致中,人也可能會突然體驗到自我和天地、人際之間最深沉的交會。
用太極圖來象徵孤獨還有一個優點∶它可反映出孤獨和群體生活二者對人同等重要,是體驗世界時不可偏廢的兩條路徑。(改寫自菲力浦·科克《孤獨》)
1.下列敘迹符合上文文意的選項是【 】
A.文學家每為孤獨所困·但描繪的内容都是個人化的經驗,難以引赶讀者共鳴
B.孤獨和交會的關係就好比陰、陽,二者互滲於對方之中,不可能真正的獨存
C.要完整體驗世界必須同時過著孤獨和群體生活,讓自己處於灰色的中間地帶
D.太極圖中的白點象徵在孤獨中能安慰我們的朋友,黑點象徵人心深處的黑暗面
2.下列文字最能表現上文晝底線處情況的選項是【 】
A.臘月既望,館人奔告:玉山見矣!時旁午,風靜無塵,四宇清澈
B.王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C.明日拉顧君偕往,坐莽葛中,命二番兒操楫。緣溪人,溪盡為內北社,呼社人為導
D.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祧以文者,太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