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1998年全国统考

______________ ,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答案解析

玉不琢不成器

讨论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下列作品、作家、时代(国别)及体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中画线处的标点,恰当的一组是【 】“画人画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①这是郭沫若为蒲松龄纪念馆聊斋堂写的对联。“画人画鬼”,指《聊斋志异》的题材内容②它借狐鬼故事来达到“刺贪刺虐”的目的;“高人一等”是评价蒲松龄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入骨三分”,则概括了它在创作上的成就。今天这节课要学习他的名篇③促织,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④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国务院早就要求沿淮企业必须限期停止向淮河排放污水,可这个工厂的领导却一直置若罔闻,拖延推诿,______。

下列各句括号内的两种表述分别编为四组,表述全都恰当的一组是【 】①鲁大海——四凤的哥哥,鲁贵的半子进。他身体魁伟,(a.粗黑的眉毛,b.眉毛粗而黑)两颊微微陷下去。②天山连绵几千里,(a.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湖泊,不论森林、溪流,b.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森林,不论溪流、湖泊,)处处有丰饶的物产。

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小说家应尽可能把人物对话写得流利自然,生动活泼,______不能完全像实际说话。______讲故事或作报告,______又决不能像日常说话那样支离破碎,______不写稿子,______应像一篇文章。

漫步经典,我们可以感受古人的襟抱与情怀:《荆轲刺秦王》“①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是荆轲赴汤蹈火的毅然决然;《短歌行》“②____________,天下归心”,那是曹操延揽人才、渴望一统的豪情壮志;《梦游天姥吟留别》“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道出李白蔑视权贵的傲岸不屈;《赤壁赋》“⑤____________,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写出东坡经历人生低谷后的旷达、洒脱;《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⑥____________,尽西风,季鹰归未”,抒写了辛弃疾耻于弃官归隐、立志光复故土的爱国之情。

陶渊明是很多古代诗人的偶像。《归园田居》(其一)写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是一种应用文体,不容易写出真情实感。李密《陈情表》却写得极为感人:“臣无祖母,______________;祖母无臣,______________。”

古人送别,常在渡口码头。比如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所在的中学举办隆重的校庆典礼,邀请了很多校友、家长参加。你作为学生代表向来宾致欢迎辞,其中要引用两句古代诗文。请填写恰当的句子。金秋十月,天高云淡。今天大家齐聚一堂,真可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在校同学,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__________”,踮起脚极目远望,也“__________”。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汉代历史,认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__________”;而亲近小人,疏远贤臣,“_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__________”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__________”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说,虽然一点食物即可关乎生死,但若“______________”,饥饿的路人也不会接受;若“______________”,即便是乞丐也会拒绝。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昔日的琵琶女身价很高,引来了众多纨绔子弟的追捧。

下面所列名著与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在《红岩》《边城》《老人与海》中,至少选择一部作品,用一组排比比喻句抒写你从中获得的教益。要求:至少写三句,每句中都有比喻。120字左右。

从《红楼梦》《呐喊》《平凡的世界》中选择一个既可悲又可叹的人物,简述这个人物形象。要求:符合原著故事情节。150-200字。

读了《论语》,在孔子的众弟子之中,你喜欢颜回,还是曾参,或者其他哪位?请选择一位,为他写一段评语。要求:符合人物特征。150-200字。

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为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

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____________”,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____________”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______”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____________”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下列诗句与“悯农馆”里展示的劳动场景,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②种密移疏绿毯平,行间清浅觳纹生。③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芽。④阴阴阡陌桑麻暗,轧轧房栊机杼鸣。

名余曰正则兮,____________。(屈原《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