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例文】景致深深前贤吟咏灼灼其华,高唱《离骚》,传颂贤贤易色,令后人深思传习。翻阔这白纸黑字的先哲经典,心上如沐春风,脚下如踏七彩祥云,尽情在书海中遨游。人由读有字之书始。孩提之时牙牙学语,指着烦琐的笔一画认真读写,《弟子规》《三字经》信手拈来,到少年之时手捧大部头文学小说汲取知识,年轻的眉眼懵懵懂懂,却在书海中冲刷出那干练明朗的神色。人到了青年,身上的羽毛变作锋利的箭,离弦扎进一个个新的未知世界。脱离了书本的人对社会有着恐惧与好奇,努力将脑海中的预想与现实合二为一,然后逐渐积累经验,丰富阅历。这本无字之书翻阅不到尾声,而人必须有所舍弃。于是人开始褪去一身华彩,又重新坐下来,捧起一本书,或是煮一壶香茗,淡泊心志,打开了自己的心灵之书。事实上,三本大书贯穿了人的一生。每时每刻,都是学习知识、增进阅历、净化心灵的时间,不分先后,没有高低,人总是习惯性地去汲取外界的养分,但又不会忘记人生阅历和内心修养。心学家王阳明推崇“知行合一”,希望的就是知不虚妄,行不盲目。人的每一个阶段或某一时刻应当明确更侧重于读哪本书,就像是明确人生的目标一般。若是浑浑噩噩不做该做的事,...
查看完整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