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长老会教士狄考文和清邹立文共同编译。十三卷。光绪十六年(1890)出版。为当时的教科书。书中算式采用印度-阿拉伯数码,加、减号用通行的“+”、“-”,分数式记法取分子在上,分母在下,比李善兰、华蘅芳等所译书有所改进。但代数算式中已知数仍以甲、乙、丙、丁等干支代替,未知数仍用天、地、人、物四元代替。
《代数备旨》模仿西方教科书逻辑,采用公理化方法建立演绎体系,注重数学推理。书中使用汉字表示已知量和未知量,但未与英文字母严格对应,体现了中西符号系统的冲突。内容上由浅入深,通俗易懂,习题丰富,便于教学实践,成为清末学堂广泛采用的教科书。
《代数备旨》全书分为两部分:十三章本和下卷。
十三章本内容涵盖代数基础,如方程、多项式、二次方程等,主要面向初学者。其习题多编译自美国数学家罗宾逊的《新大学代数》,框架则参考了罗密士《代数论》修订版。
下卷涉及更高级的代数内容,底本包括《新大学代数》、傅兰雅与华蘅芳合译的《代数术》,以及英国托德亨特的《大学和学校用代数学:配有大量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