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理精蕴》全称《御制数理精蕴》,是在康熙皇帝的大力支持下,于1690年至1721年编译而成的。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五卷、 下编四十卷、附表四种八卷,共五十三卷,是一部融贯中西一统、奠定古今长短的初等数学百科全书。
1、上编五卷,“立纲名体”,介绍数学基本理论
卷一为“数理本源”、“周髀算经”。
卷二至卷四为《几何原本》,分12章。
第一章给出了点、线、面、体、圆、平行线,以及各种角度的定义;
第二章给出关于三角形的几个定义和定理;
第三章论四边形;
第四章论圆和圆内接、外切多边形;
第五章论立体几何;
第六、七两章论量的比例;
第八章论相似形;
第九章论勾股定理及其他有关比例的命题;
第10章论圆锥体、球和椭圆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第11、12章论几何作图法。
总之,其内容与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大致相同,但著述体例有很大差异。
卷五为《算法原本》,论述了自然数的性质,内容包括自然数的相乘积、公约数、公倍数、比例、等差级数、等比级数等的性质。
2、下编四十卷,“分条致用”,讲实际运用
卷一至三十为实用算术。讲述度量衡制度,记数法,整数和分数四则运算,比例,解方程,开平方和开带从平方,勾股问题,三角学,圆内接和外切正多边形,正多边形、圆、弓形和椭圆面积,圆柱、圆锥、球、截球体和椭圆体,比重等问题。
卷三—至三十六为“借根方比例”,介绍西方代数学知识;
卷三十七至三十八为“对数比例”;
卷三十九至四十为“比例规解” ,其中包括画日晷法和西方计算尺——假数尺。
3、附表四种八卷
包括素因数表、对数表、三角函数表、三角函数对数表。
《数理精蕴》出版后得到广泛的流传,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成为人们学习和研究西方数学的重要典籍,对后世数学的研究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