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2022年安徽省

初中毕业前的最后一节班会课上,班长借用古诗词饱含深情地表达心声。

亲爱的同学们,初中生活即将结束,展望未来,我们既要有“______ ,_____ ”(杜甫《望岳》)的豪情壮志,也要有“______ ,______ ” (王之涣《登鹳雀楼》)的进取精神;敬爱的老师,这些年,您“_______ ,_____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无私奉献精神滋养了我们,求学路上,感恩有您!

答案解析

①. 会当凌绝顶    ②. 一览众山小

③. 欲穷千里目    ④. 更上一层楼

⑤. 春蚕到死丝方尽    ⑥. 蜡炬成灰泪始干

讨论

《新华字典》在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和现代汉语规范化等诸多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在你的学习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模仿下面“白杨礼赞”的示例,为《新华字典》写一段赞语。示例:漫天风雪中倔强向上,茫茫高原上参天耸立。你是树中 伟丈夫,将不屈的精神发扬。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_____________。

下面短文是关于(新华字典)“友”字注解的解说,请结合截图将空缺内容补写完,注意语连贯。 (《新华字典》“友”字注解的截图)一看上图,你就能发现“友”字有两个义项。①____,因为它用“❶”“❷”作了分项标明。由第一个义项“朋友”引中出了“有友好关系的”的意义,用“引”标示,这样不仅②____,还分出了层次。义项之后往往③____,比如“朋友”之后是“好~|战~|网~”。这里,④____,避免了“友”字的重复出现。因此,“友”字的注解虽内容较多,但简洁明了。

结合下面思维导图的提示,补全空缺处。

桂湖中肖复兴①桂湖在成都之北,湖面开阔,号称“川西第一湖”。②桂湖,相传是杨升庵年轻时在湖边遍植桂花树而得名,又有说桂湖是杨升庵的读书处,也有人说是他的故居。当然,这样的传说,本不必较真。当年,湖是官湖,并不是杨家的私家花园,杨升庵中第入仕之前,怎么可以有权跑进湖中遍植桂花树?他家那时候在城里的状元巷(这个名字也是因为杨升庵中了状元后改的),离着湖还有段距离,他可以跑到湖边来玩,也可以到这里读书,怎么可以绕湖沿堤种植一圈桂花树?③其实,任何传说都表达着百姓心中对历史对人物的评判尺度,是人们代代口口相传中渗透进来的感情。杨升庵是四川是成都更是新都人的骄傲。在明代,四川仅出过他一个状元。自然,杨升庵值得人们为之骄傲。杨升庵不仅成为明代著名的文学家,还曾经在京为官时刚正不阿,因直言犯谏,而遭受贬黜,乃至发配充军,最后客死他乡,如此颠沛流离的命运,自然更会博得人们的同情和敬重。这样两重原因,成都人让桂湖归属于杨升庵名下,并让他植桂花树于满园之中,便可以理解了。④事实上,桂湖中最重要的建筑升庵祠,是清代道光十九年一个叫张韦书的县官到新都上任后,敬重杨升庵而修建的。至于澄心阁、绿漪亭等亭台楼阁,更是后建的。⑤桂湖,最值得看的,其实不是湖,而是春天里大门口的紫藤和秋天里满园的桂花。⑥那两架紫藤,左拥右地,纵横交错。春天的时候,绿叶如盖,紫藤花如蝶飞舞,更似紫瀑倾泻,或似一条紫龙腾空,是园中最为触目惊心的景象。在全国所有园林中,我从未见过这样巨大的古藤。同为明期的古藤,与杨升庵、解缙并称“明代三才子”的徐渭绍兴老宅里,他亲手种植的那架古藤,也难与之比抵。不要说徐渭没有杨升庵那样的骨气,投降在严嵩严党门下当走狗,而后又翻云覆雨,甚至连自已的妻子都杀了,就是古藤本身也难敌桂湖的这样铺天盖地的壮观。或许,花品里有人品,便忍不住想起美国生物学家迈克尔·波伦的话,他称郁金香、百合、兰花是植物界里的莎士比亚、密尔顿和托尔斯泰。那么,桂湖里的紫藤就应该是植物界里的泽畔长吟的屈原,起码也是和杨升庵命运相似的苏东坡,或是路谪八千的韩愈吧?⑦十多年前的秋天,我第一次来桂湖,正赶上桂花盛放,仿佛赶上了一场新嫁娘隆重的婚礼。花香馥郁,水流一样,弥散到园子里的四面八方。举目之处,身临之处,向往之处,处处都是桂花之香。金桂、银桂和四季桂,仿佛小姑娘、少妇和老夫人,齐齐地都跑进园中看新娘,个个裙袂叮当,衣襟带香。我从来没有闻过这样浓郁的花香,几近醉人。同为花香,桂花香味浓郁,要香就搅得周天香透,绝不遮遮掩掩,不屑于扭扭捏捏的小家子气和故作姿态的含蓄状,是花中的烈性子,迸发如潮,按捺不住,如烈酒。这一点,暗合了杨升庵的心性与品性。⑧想想,桂湖这样一座园林,实属难得。(节选自《成都三潮》,有删改)[注]①题目为编者所加。(1). 文末说“桂湖这样一座园林,实属难得”,桂湖“难得”之处有哪些?请联系全文,分条概括。(2). 文章第二段在谈及桂湖的传说后,连用了两个反向句,目的是什么?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3). 文章第七段中画线句有哪些妙处?请简要赏析。金桂、银桂和四季桂,仿佛小姑娘、少妇和老夫人,齐齐地都跑进园中看新娘,个个裙袂叮当,衣襟带香。(4). 如果要将这篇文章编入一本文集,请从下面四本文集中选出最合适的项,并结合文章内容简述理由。A.《故事成都》 B.《古迹成都》 C.《风骨成都》 D.《文化成都》

下面是某位同学读《傅雷家书》所作的要点概括,哪一项与傅雷对儿子的要求不一致?请结合你的阅读,作出判断并简述理由。A.与人交往要追求自然率性,拘于礼节则会关系疏离。B.身处国外要常思国家荣辱,忘记人民则会辜负深情。C.学习艺术要力求精益求精,骄傲自满则会止步不前。

同是离开潜艇到海底,尼摩船长等人到珊瑚王国和亚特兰蒂斯,目的有何不同?请结合你对《海底两万里》的阅读,简要作答。

刘海峰先生传[清]姚鼐刘海峰先生,名大櫆,字才甫,海峰其自号也。生而好学,读古人文章,即如其意而善效之。年二十余,入京师。当康熙末,方侍郎苞①名大重于京师矣。见海峰,大奇之,语人曰:“如苞何足言耶?吾同里刘大櫆,乃今世韩欧②才也!”自是天下皆闻刘海峰。然自康熙至乾隆数十年,应顺天府试,两登副榜,终不得举。乾隆元年举博学鸿词③,乾隆十五年举经学,皆不录用。朝官相知、提督学政者,率邀之幕中阅文。因历天下佳山水,为歌诗自发其意。年逾六十,乃得黟县教谕④。又数年,去官归枞阳,不复出。卒,年八十三。先生少时,与鼐伯父姜坞先生最厚。鼐于乾隆四十年自京师归,屡见之于枞阳。先生伟躯,巨髯,能以拳入口,嗜酒,谐谑,与人易良无不尽。尝谓鼐:“吾与汝再世交矣!”天下言文章者,必首方侍郎。方侍郎少时尝作诗以视海宁⑤查侍郎慎行,查侍郎曰:“君诗不能佳,徒夺为文力,不如专为文。”方侍郎从之,终身未尝作诗。至海峰则文与诗并极其力,能包括古人之异体镕以成其体,雄豪奥秘,麾斥出之,岂非其才之绝出今古者哉!其文与诗皆有雕板,鼐欲稍删次之合为集,未就,乃次其传。(选自《惜抱轩诗文集》,有删节)[注]①方侍郎苞:方苞。其官至礼部右传郎。②韩欧:韩愈、欧阳修。③博学鸿词;科举考试的一种科目。④教谕:县学教官。⑤海宁:地名。(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即知其意而善效之 效:模仿B. 方侍郎苞名大重于京师矣 名:名望,名声C. 尝作诗以视海宁查侍郎慎行 视:同“示”,给……看D. 徒夺为文力 夺:改变(2). 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①因历天下佳山水,为歌诗自发其意。②鼐欲稍删次之合为集,未就,乃次其传。(3). 作者给刘海峰作传,为什么用不少笔墨写方苞?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菩萨蛮黄庭坚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潜解。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选自《全宋词》)(1). 词中说“问我去何之”,“我”最有可能去怎样的地方?请根据词意概括作答。(2). 同是溪边渔者,本词中的“渔翁”与李白《行路难》(其一)中“闲来垂钓碧溪上”的垂钓者分别是怎样的人?请简要作答。

一个句子,使用不同的标点符号或者语气助词,往往表达不同的意思和情感。它们可能会引发你不同的感受,让你回想起不同的经历。比如:①你来了。  ②你来吗? ③你来啦!请在上面三个句子中任选一句作为文章开头,独立成段,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甲】传统节日知多少①“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欢快民谣,唱的是习俗丰富的端午。②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很多,除了端午节,还有元宵节、花朝节、上巳节、清明节、重阳节——这些传统节日的习俗也很丰富。元宵节吃汤圆,猜灯谜,赏花灯。清明节祭先祖,放风筝,荡秋千。二月十二花朝节,民间有“贯红”之俗,文人雅士会相聚饮酒,赋诗唱和。三月三上巳节,人们以香草沐浴,与亲友携游……丰富的习俗让传统节日成为古往今来人们共同的期盼。③作为祭祀、天文、术数、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的载体,传统节日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如灼灼夺目的明珠,闪耀着迷人的光彩。除夕烹鱼,寓意年年有余。上巳沐浴,祈愿身体安康。重阳登高,怀想亲朋故交。中秋赏月,更是构筑了文人墨客的精神家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传统节日体现了先民对天地自然的认识和敬畏,是千百年来人们哀乐祈愿等情感的仪式化表达。(摘自《中国风俗大辞典》,有删改)【乙】小议传统节日的“打开”方式①“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插艾,吃粽,赛龙舟,这些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端午活动。如今它们正以新的方式进入人们的生活。②2021年河南卫视的晚会《端午奇妙游》,以“网剧+网综”的形式,串联《祈》《龙舟祭》等节目,将端午祈福、赛龙舟等习俗鲜活地呈现在人们面前。近年来,不少传统节日都有了新的“打开”方式,如春节集五福、中秋新诗会。值得一提的是,因“天问一号”着陆火星,回答了2000多年前屈原的“天问”,一些地方还举办了端午航天展。新的过节方式提高了参与度,增强了体验感。人们纷纷感慨:“传统节日有魅力,过节这么有意思!爱了,爱了!”③然而,仅仅是形式新就够了吗?理解节日内涵、弘扬节日文化才是根本。如此,才有助于深度融入传统节日,深刻理解民族文化,从而更有效地建立文化自信。《端午奇妙游》做了好的尝试,它的开场舞《祈》,舞者拂袖起舞,拨裙回转,使人仿佛回到了古人端午祈福的场景,感受那些美好的向往。《龙舟祭》则再现了端午祭祀盛景,让人们在此情境中追思先哲,体悟爱国为民的伟大精神。④吃吃粽子,穿穿汉服,只是形式。传统节日的“打开”,如不追根潮源,理解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情不知所起”,自然也就谈不上“一往而深”。(摘自人民网等,有删改)(1). 传统节日受到喜爱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两文内容,分点概括。(2). 甲乙两文开头都引用端午民谣,作用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3). 下面这句话作为结尾段,更适合放入甲乙两文中的哪一篇?请作出判断并根据文章简要分析。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漫漫历史长河里,散发着永恒的魅力。